读哲学原著和读译本的差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6:45:53
如题.我一些朋友推荐我读原著或者是英文翻译的,
说读中文的很难有收获性,
即使是西方的语言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但是就算我们学了英语,但是我们还是要通过字典,也就是中国的文字和语法去翻译他们,难道能摆脱这个桎梏吗? 或许说已经不是简单的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一个语法习惯的问题?读久了,久而久之就用英语的语法习惯思维问题了? 我不是很了解,我英语很差劲.谁能说说? 读过原著和译本的朋友,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我现在准备苦学英语.但是这不是一下就能搞定的,
所以目前来讲,无法阅读原文著作,我现在矛盾的是,在我还没有条件阅读的英文译本和原著的时候之前,这段时间,我是因该不读此类书目,还是读下去? 那么先读译本,在读原著会不会先入为主? 谢谢,回答的好,我会加分的
一楼的朋友,我想你是误解了.或者是我没说清楚,我说的原著是作者用自己母语写的原著,没经过翻译的.而不只是简单的原著译本等

你如果能够自认为比那些翻译家翻译的好那就去读原著吧。哲学著作翻译家一般也都是本国哲学界权威,我相信他们,他们会忠于原著,最重要的是他们比我的英文棒(古希腊著作的英译者更加不简单,古希腊文濒临消失,如果你怀疑他们那你就没得看了)。否定他们的翻译就是否定他们的哲学造诣和译品,作为初学者的我们,有什么资格呢?你觉得呢?
学哲学的确怕先入为主,所以你最好先看哲学史。西方语言的思考方式造就了西方哲学,中文的思考方式造就中国哲学,我劝你不要邯郸学步,就以中国式思维来干,中国哲学现在刚刚有了新生。下面是我学哲学的方法,仅供参考。
学哲学就像练功夫,基本功一定要扎实,那么首先就是要学会思考,这个思考一是要跳出日常思维去思考,甚至于超于世外的思考,天马行空,越远越好。二是要专牛角尖,刨根问底,自己肯定一个思想的同时也要去否定它,不断的举出反例推翻自己,到后来你会觉得没有什么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在练基本功的时候,你需要看一些浅显点的哲学书,最好是浅显的哲学史。学哲学不要急功近利,哲学也没有功利,一切都是基于你对智慧的热爱。推荐你看《苏菲的世界》《西方哲学的故事》等。看这些书可以帮助你了解哲学的历史,哲学家的主要思想,从中你不仅能先自主思考那些哲学家提出的经典问题,还能找到哲学发展的脉络,最重要的是避免先入为主的思考模式,如果你一开始就遇到一个可崇拜的偶像,你会时刻的追随,以他的思考方法思考,这就没有了自己的主见。
等你对哲学有个大概的全貌时,你才刚刚入了门。现在就可以尝试严肃的哲学史了。首先是西方哲学史,这其中古希腊哲学最重要,古希腊以后的所有西方哲学都能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影子。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是个由简入繁的过程,一边看这些,一边接触你喜欢的哲学家原著,啃原著这个过程是痛苦而曲折的,在保证你不会崩溃的前提下适量的看,看得慢没关系,只要是再思考着,就会让你不断的提升境界。当然你不能只是了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走到了巅峰,随后衰落,现在正在从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那里汲取养分,所以你要中西方同时看,同样是先看哲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比较浅显,然后是萧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纲要》等,学哲学就要兼容百家,掌握所有人的智慧,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另外现代哲学你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