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地调查在民族学中的地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0:47:34
1000字左右最好啦,万分感激!!

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是民族学中最为核心的方法。通过调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科学的加工制作,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可以得出比较正确、真实的结论。美国人类学家R.M.Keesing说,实地调查“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经验,是人类学家收集资料和建立通则的主要根据”。从某种意义上讲,实地调查是民族学生命力之所在,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
中国舞蹈界的“民间采风”便是典型的实地调查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域的文化差异很大。若想真正掌握其中一个民族的舞蹈动律和形态,就必须深入他们的生活,谙习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人文景观、生活习惯、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这样才能从中提炼出鲜明的舞蹈特征,了解其动作发生的滥qev 戴爱莲、贾作光先生在这方面就作出了典范。因此我们说,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源泉不是在书斋的安乐椅上或沉闷的课堂里,而是在民间的实践中。
上述的实地调查是广义范畴内的方法论,涉及到狭义范畴内的具体方法,我们又可以分为观察和参与观察、个别访问、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等几大类。其中又应注意从主位与客位(自观与他观)、宏观与微观、专题与综合多个侧面着手,相互交叉,博采众长。
主位研究者身处对象文化之中,被称为局内人,采用自观法;客位研究者身处对象文化之外,被称为局外人,采用他观法。局内人站在调查对象的主位角度,用自身的观点解释他们的文化,可以克月及“族际差异”所造成的障碍,不带有偏见如实地反映事物真相。因此鲜族人所述的鲜族文化、维族人所跳的维族舞蹈更具有可信性和依赖性。然而局内人又易于陷入固有的思维模式之中,跳不出地域表层的束缚,未必能真正地把握文化本质。这时就需要局外人引进新的思维方法,站在客位的立场上,用社会普遍公认的观点去解释他们所看到的文化。当局外人imJ不可理解的问题时,特别是面对当地民族的历史文化残余,切勿妄下结论,加以抛弃。因为它们是产生于此民族的原始社会之中,并以某种变异的形式〕保存到现在的历史文化现象。例如云南省永宁地区的纳西族还保存着土司制度下的“阿注”婚姻现象,用历史文化残余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就会知道这是原始社会母权制时代的婚姻形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遗留。再如在东北较为偏僻落后的一些地区,仍存在“跳大神”的习俗,剥掉其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