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述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5:09:54
大体的含义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楞严经,原藏于龙宫,胜龙菩萨到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经,披阅之下,叹为希有,遂默诵而出,录呈印度国王,国王视其为国宝,严禁外流。般剌密谛尊者,弘法愿深,两次冒险,思送中国以求宏扬,不幸皆为关卡查禁。尊者乃费数年时间,以蝇头小字书于腊纸之上,剖膊藏于肉中,方得过关航海而来,于唐神龙元年抵达广州,随被房融请于制止寺,并将此经译成华文。
  《楞严经》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佛顶:楞严经又称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就是楞严咒,是一经之最要,故取大佛顶三字,领一经之名题。又佛顶最尊无上,喻此经之尊贵。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成就如来的秘密因地,修证成佛的究竟明了的义理。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诸菩萨的上万种的行持法门中,最为究竟坚固的、颠扑不破的至理。经:契理契机的经典,由凡夫到成佛的路径。

  楞严经关于自性真心的开示,是颠扑不破的至理,是万法万理之王,在世上最为希有难得!他灭除了我们无数劫以来,认物为已的颠倒妄想,从而不必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摸索修行,便了悟自性本体的清净法身。

  卷一
  一、圣众云集,波斯斯匿王请佛。
  二、阿难平等行乞,遭遇摩登伽女之难
  三、文殊领命救护,世尊征询心目所在
  四、阿难对自心的七种错误认识
  五、超越生死轮回,心须认清的两种根本
  六、妄想识心非是真心,乃生死流转之根本
  七、借盲人有心而喻灯同眼,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八、借客人不住而喻尘摇,现验见性常住无动
  卷二
  一、色身虽变而观河之见无改,显能见的自性,不会随着身体的死亡而断灭
  二、众生颠倒,妄认外物为自已,不知身心世界,都是真心所幻现
  三、真心自然没有生灭去来,而你的能见自性,同样也没有可还之处
  四、外境有大小、内外、远近之分,而见性却不会随着外境而有伸缩变化
  五、所有一切都是自性真心所幻现,没有谁是真心、谁不是真心的问题
  六、能见的自性,不是自然而有,也不是因缘所生
  七、众生轮回世间,都是两种妄见所致:别业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