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改变了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而出现“利益并重”的功利思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6:15:27
为什么宋朝改变了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而出现“利益并重”的功利思想

1、宋代是商品经济十分活跃的一个历史时期。
2、土地的商品化和租佃制的普遍确立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业、商业、手工业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国不仅有开封、临安这样人口百万的大都市,还有遍及各地的“草市”、“集市”。城市中,原有的坊市制度被打破,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商品市场,自由贸易,不受限制。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宋代开始大量使用纸币,形成了一大批与官府争夺商业利益的富商巨贾。官府则运用法律的手段,限制富商巨贾的经济实力,尽可能地占取商业利润。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官府到士大夫,争相言财言利,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开始变化。
3、面对商品经济与国富民强息息相关的客观事实,一批士大夫反对空谈仁义道德,讲究功利,提出“义利双行”的主张。农商并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尽快扭转贫弱成为社会普遍的共识。朝廷通过变法等方式调整经济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对工商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竭泽而渔。这一切都极大地促进了民商法律的发展。

宋朝的士大夫阶层还是比较坚持“重利轻义”的。王安石的变法也只不过说是要为天下百姓和朝廷谋利,而不是私利。公利其实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利”,因为《易经》都易经说了,义乃利之合。南宋的陈亮和水心先生的事功学派貌似也是被朱熹批判,然后没有成为主流。程朱理学要求上法尧舜,建立社会合理秩序,他们世直承孟子的,在义利方面,他们应该不会认为“并重”。
至于民间的,也就是社会思潮,我想也许会有“义利并重”的思想。原因正如同一楼所讲。但是中国本来就是一个相当注重实用的社会,我想民间“义利并重”的思想也不会是宋朝开始出现的吧,只不过到了宋朝表现得更加明显了。
但是我们今天说的思想史大多还是精英思想史,所以我还是认为宋朝的主流思想还是没有改变,没有跨出“重义轻利”的范围。至于事功学派的出现,也是事实,原因差不多也就是一楼所说的,一楼的说法似乎有点经济决定论,不过具体的严谨的,超越经济决定论的表述,我也不敢说我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