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声乐欣赏选修课的心得体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20:44
800字左右即可。

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记孙国栋老师《音乐欣赏——声乐作品欣赏》

第四次选修课,我选报了孙国栋老师的《音乐欣赏——声乐作品欣赏》。从5月5日开始,老师讲解了从课程总括——看美国音乐舞蹈剧《猫》——流行音乐的演变——歌唱发音——歌唱方法——舞台表演——舞台装饰,最后以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结束了这次课程。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并非是越剧“卡戏”式的模仿,而是根据协奏曲的形式特点,对原则内容和曲调进行综合提炼,加以发展和创造。结构上根据标题内容的需要,运用了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在艺术处理上,为了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如在显示部尾吸取了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形式,来表现“梁祝相爱”的主题;展开部中的“哭灵投坟”则用了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板,在小提琴演奏上,借用了我国民族乐器的某些演奏技法和效果,听来别有风味。这部协奏曲旋律优美,色彩绚丽,通俗易懂,艺术性很强,在国内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全曲大概二十八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从十一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
在呈示部中,由引子开始,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接着由主部,以单三段体的ABA形式,描绘了梁祝两人“爱情主题、草桥结拜、主题再现”的情景,然后在连接部出现了自由华彩段。副部是由回旋曲体以ABACA形式构成,描写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情趣。结束部写出了两人“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情景;展开部写出了“抗婚”、“楼台会”、“哭灵一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