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气体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一样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2 18:17:11
既然溶解后都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扩散,那么为什么气体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一样呢?此时是否应考虑微观,而非宏观呢?

溶解度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既然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溶解量是有限度的,科学上是如何表述和量度这种溶解限度呢?好,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溶解性的概念。

溶解性

通过实验的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所以在描述一种物质的溶解性时,必须指明溶剂。

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可以用四个等级来表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很显然,这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

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从溶解性的概念,我们知道了它只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也许会有同学问:能不能准确的把物质的溶解能力定量地表示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的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在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人们根据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的大小,把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以下等级:

溶解度 10g 1g 0.1g 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其中难溶物质习惯上叫做"不溶"物质。

前面我们说过,溶质在不同温度、等量溶剂的条件下其溶解的量不同。其实,很多物质的溶解度都会随温度的改变变化。表6-1列出实验测定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表6-1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