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历届毕业生中有哪些是吉安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5:48:10
请知道的朋友列出来一下,我想找一个叫赖祯(类似读音)的人,据说他还当过国民党的财政厅长,是吉安人

黄埔军官学校的创建,得到了苏联的帮助与中共的支持,它是仿照苏联红军的建军原则和作战经验来训练干部的新型学校,因而成了国内有志革命青年倾慕和向往的地方。我省一批进步青年,有的当时已经是大学生,他们为了学习革命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纷纷报考这所学校。
  第一期,1924年4月招生。这期共招4个大队493人,其中江西籍学生44人。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深在江苏办的讲武堂146名学生也随之并入军校,这些学生中的江西籍学员不包括在44人之内。本期实际招生达639人。
  这期毕业的学生,大部分留在本校教导团担任基层干部和校本部政治部政治、军训工作。萍乡的吴高林,毕业后直接安排担任第三期学生队副区队长。当时的黄埔学生为革命精神所鼓舞,不管分配干什么,不计职位高低,不论薪水多少,大家都积极工作,在各个岗位上发挥了很好的革命骨干作用。
  第二期,1924年8月招生,共招450人,其中江西籍学生52人。1925年2月,学生随校军赴粤东参加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接着滇军军阀杨希闵和桂军军阀刘震寰发动叛乱,占领广州,学生又奉命参加平定杨、刘广州之乱,这期学生实际上课学习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月。
  本期毕业的党员,不少参加了北伐战争。萍乡的张源健,北伐战争中加入中共,后成了赣北工农游击队的创建人;万安的肖素民入党后参加万安暴动,担任军事指挥参谋部成员之一;余干的罗英毕业后,在周恩来的帮助下赴苏联留学,后担任红十军军委委员,独立团政委和红军学校校长等职。
  第三期,1924年12月招生,共招1224名,其中江西籍学生100名。从这期起,学生入伍期改为半年,入伍期满才能转为军官学生。这期学生毕业后,江西有一批学员分配在步兵科、骑兵科、宣传科以及入伍生部等单位担任基层干部,还有数十人没有分配工作,不知去向。
  第四期,1925年10月招生,共招2314名,其中江西籍学生152名。
  这时,学校经过改制,学生的思想显得更加活跃。可是,自从“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下令学校成立黄埔同学会,拉帮结派,目的是要监视和控制学员的革命言行,削弱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在学校的影响,因而引起许多进步同学的强烈不满。一些学生走出校园,在广州市召开同学会,公推步科五连吉安籍学员毛学离为十七人请愿团团长,要求学校当局撤消黄埔同学会组织,清除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