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学原理中 从美学的角度来论述心理距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9:37:47
论述时结合人看事物的三种态度 和心理距离过近会怎样,过远会怎样?

美学大师朱光潜曾经讲过,人看事物有三种态度,科学的、实用的和审美的。实用的态度实质上是一种功用性的态度,它以善为最高目的,主要研究是物的善恶好坏,更多关注的是用了之后收益如何;科学的态度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求实的态度,它以真为最高目的,主要研究的是事物的真实性,准确性,它更多关注的是实事求是,真理压倒一切的态度,要求更多的抽象思维去解决问题;而美感的态度实质上是一种欣赏性的态度,主要研究事物的本身形象,是人心里活动的一种享受,更多依赖于人的直觉。总的来说,这三种态度就是我们常说的真善美。而这三种态度,就只有美学态度跟产生美学的要求适中。实用态度,容易使我们功利化,而科学态度,容易使我们抽像化。这就好比,同样的一棵古松,木商考虑更多的是把这棵树砍了,做成某样家具,能得到多少收益;植物学家看一棵古松,看到的是它只不过是一棵针叶形的植物,考虑更多的是它将会有多大的科研价值;而画家更关注它的线性美,欣赏它盘曲的线美,欣赏它坚韧傲立的姿态。这里,木商所持的是实用的态度,跟美学所产生的要求的距离过近,所以很容易因为功用性而把美学的效果忽略掉。而植物学家所持的态度跟美学所产生的要求的距离过远,难以看清美的产生,这好比医生看病,主要看病症,而科研家就往往深入到病毒等微生物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