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2:27:01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辩证唯物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毛泽东认为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为什么只有实践才是认识的来源呢 这是因为,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
对原子的组织和性质的认识,就是通过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获得的;
革命的理论和方法,是通过参加具体的革命活动而总结出来的;
水果的滋味,是在亲口尝一尝之后才知道的.西红柿的故事.
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
我在这里坐着读书,不是也能获得知识吗 这样,认识的来源可不可以说有两个
就整个人类的知识,就知识总体的源泉而说,都来源于实践.
就一个人的知识,不外有两部分,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
强调每一个人接受问题经验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承认认识有两个来源.
第一,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为直接经验.
第二,学习别人的经验,学习书本知识,要同自己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
第三,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中包含的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
②如何理解人的才能问题
人的才能,智力是怎么是产生的 "花为什么选择红 "是爹妈给的,天赋聪明,还是后天实践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才能,智力,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也就是说,人的才能,智力是在实践的基本上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所谓"天赋聪明论"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一,人的才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不断发展的.
鲁迅说过:"其实,即便是天才,在他生下来时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人一样,决不是一首好诗".
恩格斯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