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社会思潮对乐舞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2 13:31:23

汉代乐舞是伴随着汉代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而发展起来的宫廷表演艺术。
汉代初年,岭南地区的割据政权南越国也建立了乐府。
汉代乐府曾对民间音乐进行收集、整理和改编,以供统治者享乐之用。在客观上也对各地民间音乐的交流、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汉代民间歌舞、杂技品种繁多,统称为乐舞百戏。
汉代盛行鼓舞、公莫舞。鼓舞,表演形式丰富多样。表演者可在建鼓旁边击鼓、边舞蹈;也可将几个小鼓平置于地上,一人或数人在鼓上及周围边舞蹈边唱歌,另设伴奏乐队。此舞在文献中称“般鼓舞”、“盘鼓舞”、“七盘舞”。“般”字,有旋转之意,般鼓舞可能是在鼓旁或脚踏鼓面盘旋舞蹈的意思。傅毅《舞赋》唐李善注:“般鼓之舞,载籍无文,以诸赋言之,似舞人更递蹈之而为舞节”,也是此意。《舞赋》对鼓舞描写得最为生动细致。汉代石刻画像常有鼓舞表演场面。
汉代民间艺人称优人、俳优。他们有的擅长讲唱民间故事,多带滑稽讽刺意味,引人发笑。正如《汉书·霍光传》所说:“击鼓歌唱,作俳优”。《史记·滑稽列传》曾记载优人讲唱的故事。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墓曾出土击鼓说唱俑。表演者左臂弯曲,持一小鼓,右手执槌前伸。面部前额皱纹数道,双目眯缝,表情风趣幽默。他神采飞扬、手舞足蹈,好像故事正说到紧要关节的神情。这种说唱俑在四川彭山、郫县和其他地方都有发现。有的地方还发现汉代生动的唱歌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