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中的孰通“熟”吗?为什么语文课本的课下注解没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30:18

朋友,这个字是通假字,通“熟”,语文课本中并不是所有的通假字都有注解的。有一部分有,有一部分没有。也不是所有在古文中的“孰"是通熟。如它还有如下几种用法:
谁,哪个:孰是孰非。
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
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孰与。孰若。孰何。

“孰”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通“熟”。

1、通“熟”,表示烹食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2、通“熟”,表示成熟
3、通“熟”,表示深透、仔细
4、代词,表示谁;哪个。
在这句中,应该是第4种。

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同“熟”(shú),仔细。之,指城北徐公。
语文课本的课下注解没标,是因为课文在编排时可能在其他篇目已经有注解,为免重复,本课可能就没有标注吧。

要通。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在初三和高一的课本中都出现过。初中的课本我不记得了,反正高中的08年版的课下注释有。是仔细的意思。

孰,同“熟”,仔细。句意:他仔细地观察,自认为不如(徐公)。第二个问题要问编书的。

通的。意为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