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极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7:42:01
听到一个神奇的说法:玻璃珠在地球不可能做成圆的,但在太空中可以做成理想圆。(这句话我同意,但下一句话)地球在太空中不能形成正圆,就是由于磁极不完全对称,N年形成的
大家说说吧。

玻璃珠可以做成圆的
即使不利用后期加工也可以
只要利用液态金属 (现有平板玻璃都是利用锡等合金加工的,没有研磨)
控制合金密度,利用表面张力就可以
以前只听说钨不行(因为熔点高,而且很硬)

地球不能正圆主要因为月球
月球使地球 有一个稳定的径动 地轴方向大致固定
这也是磁场的基础

圆不圆关磁极鸟事啊,跟地球自转有关系。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地球拉长,于是地球就呈椭圆了.
由于地球是石质行星,椭的程度不大,像木星那样的气态行星就椭的非常厉害了!

万有引力的本质就是两个物体在相互的磁场中受洛仑兹力的作用,
磁极不完全对称就是地球表面磁场强度不均匀,因此地球表面的物体和地球间的万有引力不同(物体受到地球的压力不同)。

地球表面的物体包括山川等等(包括地球表层...)
上面就是给那个神奇的说法的解释(不知道施主明不明白)

当然和自传有非常大关系(目前都是这么认为的).

地球存在磁场的原因还不为人所知,普遍认为是由地核内液态铁的流动引起的。最具代表性的假说是“发电机理论”。1945年,物理学家埃尔萨塞根据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认为当液态的外地核在最初的微弱磁场中运动,像磁流体发电机一样产生电流,电流的磁场又使原来的弱磁场增强,这样外地核物质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来的弱磁场不断加强。由于摩擦生热的消耗,磁场增加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形成了现在的地磁场。
还有一种假说认为:铁磁质在770℃(居里温度)的高温中磁性会完全消失。在地层深处的高温状态下,铁会达到并超过自身的熔点呈现液态,决不会形成地球磁场。而应用“磁现象的电本质”来做解释,认为按照物理学研究的结果,高温、高压中的物质,其原子的核外电子会被加速而向外逃逸。所以,地核在6000K的高温和36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会有大量的电子逃逸出来,地幔间会形成负电层。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动生磁,磁动生电。所以,要形成地球南北极式的磁场,必然需要形成旋转的电场,而地球自转必然会造成地幔负电层旋转,即旋转的负电场,磁场由此而生

和万有引力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说法是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