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市场,货币,劳动,利润四者之间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22:54:11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本质,商品价格只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商品的价格只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量的货币名称。”生产商品花费了无差别的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形成价值;商品有了价值,才能用货币形式来表现,从而产生价格。因此,生产经营者应遵循价值规律,依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商品价格。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减低商品的价格,使商品变便宜”。

符合价格构成规律的要求。价格构成,指的是形成价格的各种要素及其组成情况。总的来说,商品价格由两大要素组成——生产成本和利润。商品的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原料、能源、设备折旧以及劳动力费用等;商品的利润,则是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构成中的生产成本应当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平均成本或行业平均成本,利润应当是平均利润。按照社会平均成本(或行业平均成本)加平均利润制定的价格,便是商品的市场价格。一般情况下,生产成本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步降低;而由于平均利润率形成规律和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作用,平均利润也会呈下降趋势。因此,生产经营者在制定商品价格时,还应体现价格构成要素变动的趋势。

考虑商品的供求状况。虽说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并非价格的决定因素,但供求关系的确会对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商品价格会下降;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商品价格会上涨。因此,生产经营者应参考商品的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的市场价格。

考虑商品的竞争状况。生产经营者根据商品的生产成本、利润和市场供求状况拟定的价格,只是自己主观的价格,现实的市场价格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形成(专利保护产品除外)。竞争者的多少和强弱,都会对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生产者往往是依据自己的利益来制定商品价格的,但其竞争对手则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对这种价格作出反应,从而采取相应的价格决策,原价格拟定者又会调整其价格决策。同时,消费者也会对生产者拟定的价格作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对策。因此,生产经营者在制定商品价格时,需要考虑商品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

考虑货币供求状况和货币价值变动状况。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量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