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手帮忙给我的毕业论文实验提几个意见~~啤酒制造方面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4:19:42
我的毕业论文实验是关于小麦制啤酒的麦芽焙焦部分
关于这个方面专业的书籍上介绍的很少
麦芽焙焦也是影响啤酒口味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有高手帮忙给我提一些关于设计这实验的意见
或者给我推荐一些有关方面的文献之类

您好,

  相关的文章:

  焙焦阶段的焙焦温度高低对浅色麦芽质量有否影响?

  当绿麦芽经前期(脱水干燥阶段)脱水,水分含量达到5%-8%时,即进入焙焦阶段。在焙焦阶段,麦层水分蒸发很少,品温度接近或等于送入麦层的热空气温度(称为进风温度)。麦粒主要进行化学变化,形成色素与香味物质。

  对浅色麦芽而言,常用的焙焦温度为80-85℃,而且多采用80-82℃。如果焙焦温度过低,不仅出炉水分常常达不到要求而且焙焦阶段的化学反应不强烈,有时还可能残留绿麦芽的生腥味。所以,焙焦温度一般都不低于80℃,除非因为绿麦芽过度溶解,为防止干麦芽色泽过深,或者是需要保持较高的酶量或酶活性,才将焙焦温度适当降低到78-80℃。介是,也不能将焙焦温度控制得太高,例如,超过85℃,则会产生以下影响:

  (1)在发芽过程及凋萎过程(包括干燥前的凋萎过程)中形成的低分子糖类和氨基酸,会因高温而形成多量的色素物质,特别是在水分含量超过5%或麦芽发生过溶解、低分子糖类及含氮物质的量较多时,不仅会使干麦芽的色度加深,而且减少了麦芽中含有的低分子可溶性物质。不过,干麦芽的香味会因此而强一些。

  (2)焙焦温度的提高,会使麦芽中蛋白质凝固的数量增加,可溶性氮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浸出物中可溶性氮的含量。但是,高温也会引起麦芽中可凝固性氮的多量析出,不仅可使糖化所得到的麦汗较清亮透明,而且有利于啤酒的稳定性。

  (3)焙焦温度高会使麦芽含有的酶大量失活,特别是一些不耐热的酶类,如葡聚糖酶、部分肽酶、植酸盐酶以及β-淀粉酶等,这样制成的干麦芽的酶含量以及酶活力都有显著降低,并影响糖化过程的正常进行。

  因此,必须注意控制焙焦温度,不使其过高或过低。同时还应控制焙焦的时间,保证在较低的水分含量下进入焙焦阶段,以减少由于温度偏差而造成的影响。

  其他相关文献:

  管敦仪.啤酒工业手册(修订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XH波钦诺克[苏]著.植物生物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麦芽焙焦强度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