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主有先生者... 翻译 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9:30:49
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曰犹恐惧,思索贤佐,此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此其后生者也。
昔者郭君出郭,谓其御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者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卷六》)

----网上搜不到,看来只有我亲自出马翻译了。。。。。。
----帝王有天生高明的,有后天学会高明的,也有不高明的。曾经楚庄王具有谋略而当世,面有忧色。申公巫臣问道:“大王因为什么事忧愁啊”庄王答道:“我听说诸侯的德行,能从老师那里取得就可以称王,能从朋友那里取得就可以称霸,但和他们共起居却不像他们的就会灭亡。因为我不是贤能的人,(所以)诸位大夫没有比得上我的,所以忧愁啊”庄王的德行适宜当国君,威震使诸侯顺服,还说自己担心惧怕,思索贤能的人相辅佐,这就是天生高明的。
----曾经宋昭公亡国,对他身边的御手说:“我知道我为什么会亡国了”御者回话道:“为什么啊?”昭公说:“我被天下归顺而立为国君,侍奉、驾驭马车的有数十人,没有不说:我的君王,美丽的人啊;我说话、行事,朝见我的大臣有数百人,没有不说:我的君王,圣明的人啊。我在宫里宫外都不知道我的过失,因此我要亡国。”于是(宋昭公)改掉暴躁的行为,按照仁义行使道义,不出二年,美名闻于宋国,宋人迎接并且又拥立他为国君,死后谥号“昭”。这是后天学会高明的。
----曾经郭国国君出郭城,对他的御手说:“我渴了,想喝水。”御手进上清酒。(国君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御手进上干肉、干粮。(国君)说:“谁储备的呀?”御手回答道:“在下储备的”(国君又问)说:“为什么储备呀?”御手说:“为了防止您在逃亡的路上饥渴而特意准备的。”(国君又问)道:“你早就知道我会亡国?”御手回答道:“没错”,国君说:“那为什么不早劝谏我啊?”御手说:“您喜欢听阿谀谄媚的话,憎恶推心置腹的忠言,我是想进谏的,就是怕自己会比郭城先灭亡(言外之意即被君王杀掉),所以我不劝谏。”君王脸色不悦怒气冲冲的说:“我亡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啊?”御手突然转变了言辞道:“您亡国的原因就在于您太贤明了!”(君王)道:
“那我既然贤明,为何不能兴国,反而亡国呢?为什么呀?”御手答道:“普天之下没有贤能的人,唯独您贤能,所以国家灭亡”。国君俯下身子长叹道:“啊!贤能之人的命怎么这么苦呀?”于是身体卷缩成一团,精疲力尽,枕着御手的膝盖侧卧着,御手找了块石头代替自己,扬长而去。国君死在了野外,被虎狼当做食物而尸骨不全。这就是不高明的国君。

历代君主有事先觉醒的,有事后才觉醒的,有(至死也)不觉醒的。过去,楚庄王谋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