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中评价“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中的“西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6:24:08
《汉书》中评价“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中的“西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些地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请你综合概括一下张骞对我国历史作出的贡献,并简单设计一张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张骞

张骞(生年不详-前114年)字子文,张骞汉中郡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西元前2世纪,中国汉代(西汉)旅行家,外交家,与卓越的探险家,对丝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西汉成固人(今陕西城固县)。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第一次出使

前139年 (汉建元四年),张骞率100多志愿人员,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国,打算与月氏人结盟来对付匈奴人。三十多年前,匈奴人曾杀月氏王并以其头为饮器,迫使月氏部落放弃甘肃,穿过戈壁沙漠,迁往遥远的康居。

张骞等人从陇西 (今甘肃)往妫水 (今阿姆河一带,前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流域出发,中途遭匈奴俘虏,当时匈奴的首领单于没有照例杀掉他们,而是将他们秘密监禁起来,还让张骞娶了匈奴夫人,甚至还生了几个小孩。但张骞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节身份,始终保留着使节的象征——“汉节”,等待完成汉武帝交付他们使命。

前129年,张骞和随从堂邑父两人逃出了匈奴的控制,取道车师国(今新疆吐鲁番盆地),进入焉耆,接着沿塔里木河西行,经龟兹国 (今新疆库车东)、疏勒国 (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葱岭,到达大宛 (Ferghana,今费尔干纳盆地),这里,离他们出发地有6000公里之遥。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汗血马,大宛国王欢迎中国的使节,并派人做向导,帮助张骞等人到达了月氏人所在地——[妫水]流域 (乌浒水,Oxus)的康居 (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这里土地肥沃,民众生活安乐,月氏人无意联合汉朝来对付宿敌匈奴。张骞在附近的大夏国看到了"邛竹杖"、"蜀布" (都是中国四川的特产),当地人称这些来自"身毒" (印度)。

前128年 (汉元朔元年),张骞启程回国,此时他已经搜集了丝绸之路腹地的大量资料,包括大宛、大夏 (巴克特里亚)、康居 (索格狄亚纳)等。为避免再次被匈奴俘虏,张骞绕远路从葱岭、沿昆仑山北麓而行,经莎车、于阗 (今新疆和田)、鄯善 (今新疆若羌),但不幸又被匈奴擒获。

前126年,匈奴单于死去,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