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范围内有哪些重大的化学发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23:53:30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的是1914至1918和1939至1945这段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化学家发明的毒气弹算吗?
发明毒气弹那位德国上尉(而且他还是个犹太人)还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呢......

公元1916年
德国W.科塞尔提出电价键理论

美国G.N.路易斯提出共价键理论

美国I.朗缪尔导出吸附等温方程

荷兰P.德拜和瑞士P.谢乐发明 X射线粉末法

公元1919年
英国F.W.阿斯顿制成质谱仪

英国E.卢瑟福发现人工核反应

公元1920年
德国H.施陶丁格创立高分子线链型学说

公元1921年
德国O.哈恩发现同质异能素

公元1922年
捷克斯洛伐克J.海洛夫斯基发明极谱法

公元1923年
丹麦J.N.布伦斯惕提出酸碱质子理论

美国G.N.路易斯提出路易斯酸碱理论

英国P.德拜和德国E.休克尔提出强电解质稀溶液静电理论

公元1924年
德国W.O.赫尔曼和W.黑内尔制成聚乙烯醇

法国 L.-V.德布罗意提出电子等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假说

公元1925年
美国H.S.泰勒提出催化的活性中心理论

公元1926年
奥地利E.薛定谔提出微粒运动的波动方程

丹麦N.J.布耶鲁姆提出离子缔合概念

公元1927年
苏联H.H.谢苗诺夫和英国C.N.欣谢尔伍德分别提出支链反应理论

德国H.戈尔德施米特提出结晶化学规律

公元1928年
印度C.V.喇曼发现喇曼光谱

英国W.H.海特勒、F.W.伦敦和奥

地利E.薛定谔创立分子轨道理论

德国O.P.H.狄尔斯和K.阿尔德发现双烯合成

公元1929年
英国A.弗莱明发现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