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复古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3:30:56
昨日在新浪博客首页中,看到文章《支持:不孝不能进北大》在封建礼教存在诸多弊端的情况下,现今它又成为一部分人心目中的救世良方。“孝道”文化真的能解决社会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未经改革的儒家思想回归主流社会之日,“就是中国灭亡之时。” 封建礼教回归主流社会后,大众会对以前的知识,前人的经验产生依赖心理,这必将影响我们发展科技,看复古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年轻人为了孝敬双亲,不去做应做之事,必将导致,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不出百年中国的结局也许还不如清朝。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和创新力的落后,是十分可怕的。孝道文化有其合理性,也有极大的虚假性,毒害性。
由孝道文化引出的问题:清咸丰帝,为了争位,将自己打扮成孝子,在道光帝向其问政时,痛哭,这是咸丰帝,登上帝位的理由之一,此人继位后,中日沉迷酒色。不可否认,选拔出有德之君是很重要,担,不是唯一的标注。清朝将文字狱发展到了极致,乾隆帝死后,清政府腐败,社会黑暗,这一时期人们是满口仁义道德。孝道文化提倡,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这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只有适度提倡,为大家舍小家,仁爱,的精神才能缓解社会矛盾。如,封建礼教没有问题,也就不会被人推翻了。儒家文化本身就存在这自相矛盾,不切实际之处。儒家提倡仁爱,同时,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众生平等是博爱的基础,当然,等级观念有利于社会的正常运转,但,儒家过于强化等级观念的重要性,扭曲了人性。道德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民众综合素质,思想境界,儒家文化却将其视为万事之本。最终,大众的思想脱离实际。儒家讲仁爱,确要求妇女缠足,当然,缠足和儒家文化并无直接关系,这件事说明,仁爱只是历代君主用来控制民众的手段。这些实事证明,走回头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的BLOG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1278231384
里面有 看复古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 的全文 提提 意见

你的观点还是有点片面的
当今社会人的道德素质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
一些复古的东西还是值得提倡的
你所说的一些看法的根源不应归咎于所谓的复古
根源在吏治腐败

孔老二很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但那年代称王称霸的那么多,他理想中的社会可不想让某部分人掌握过大的权利,但他清理不掉那些靠武力来称霸的人.再加上无知的人占大多数,所以孔老二只能借助这些土豹子的力量,且不能损害他们利益前提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古代儒家思想让人感觉......但大方向是没有错的.
将儒加思想里那些好的东西捡回来的确是明智的举措,支持2楼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