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满江红》在历史中的发展与中阮的表现形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6:08:27

1杜牧[[江南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写南朝社会历史的佛教兴盛

2屈原的作品《离骚》。
诗人所爱的国则是各诸侯国,其中许多小国的疆域与我们今天一个市县差不多。诗人心目中的“国”仍是各诸侯国,这是先秦以前诗歌中共有的历史观念。

3如王粲《七哀诗》:“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又如蔡琰《悲愤诗》:“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汉”与“华”这些概念的形成,使得即便在后世发生国家分裂、战乱不止时,也仍是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所不同的是分裂的各方都极力标榜自己是华夏正统而已。

4,白居易《长恨歌》“春霄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把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的情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了,使人认清了酿成“安史之乱”的根源。

5,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写宋代抵抗金军的进攻。

6,也许是大宋王朝气象不足,也许是大宋王朝昏君当政,也许是大宋王朝奸臣当道,诗的河流所流过的几乎是一把无奈泪。
《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声声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 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 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 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
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于是我痛心,于是我流泪,发出一声长叹,几百年积贫积弱,任人欺压的宋室江山是如此让人难堪。

7,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近代史上那一张张不平等条约,那中国的无尽耻辱。人才的禁锢在清代是超乎想像之外的,九州无生气,可怜恨生。

8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词中的盛唐。才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