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历史上“赚开城门”的著名先例都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6:59:30
看三国演义看的,没事提个问,呵呵!不过可不仅仅限于三国,【整个历史上的哦,不要只说什么三国。毕竟精彩的绝不仅仅只有三国吧?】
最近兴趣见涨,高人们还请不吝赐教。鄙人这里拜谢先!

【若是有人说过,您就不必重复了(除非您自认所述之文,远超他人),谢谢!】

毕竟精彩的绝不仅仅只有三国吧? 我不同意.

<<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最高,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但鲁迅说得好:"细民所嗜,则仍在<<三国>>,<<水浒>>."
很多人都把<<三国演义>>看作是教科书. 孙犁说:"谋士以其为智囊,将帅视之为战策." 到了清朝,统治者还把<<三国演义>>当作内部文件发给亲贵.
所以说三国可能不是个个人都会喜欢,但所有的历史上发生的事,在三国都可以找到相同或相似的事件.

第十计 笑里藏刀

【计名探源】 笑里藏刀,原意是指那种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 的作法。此计用在军事上,是运用政治外交上的伪装手段,欺骗麻痹对方,来掩盖 己方的军事行动。这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谋略。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崤山一带,派公孙鞅 为大将,率兵攻打魏国。公孙鞅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城下。这吴城原是魏国名将吴起 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正面进攻恐难奏效。公孙鞅苦苦思索攻城之 计。他探到魏国守将是与自己曾经有过交往的公子昂,心中大喜。他马上修书一封, 主动与公子昂套近乎,说道,虽然我们俩现在各为其主,但考虑到我们过去的交情, 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好。念旧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建立约定时间会谈议和 大事。信送出后,公孙鞅还摆出主动撤兵的姿态,命令秦军前锋立即撤回。公子昂 看罢来信,又见秦军退兵,非常高兴,马上回信约定会谈日期。公孙鞅见昂已钻入 了圈套,暗地在会谈之地设下埋伏。会谈那天,公子昂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约定地 点,见公孙鞅带的随从更少,而且全部没带兵器,更加相信对方的诚意。会谈气氛 十分融洽,两人重叙昔日友情,表达双方交好的诚意。公孙鞅还摆宴款待公子昂。 公子昂兴冲冲入席,还未坐定,忽听一声号令,伏兵从四面包围过来,公子昂和三 百随从反应不及,全部被擒。公孙鞅利用被俘的随从,赚开吴城城门,占领吴城。 魏国只得割让西河一带,向秦求和。秦国用公孙鞅笑里藏刀计轻取崤山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