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物理题, 速度在线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3:43:09
1.下面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这题的正确答案是C, 但 A B C为什么不对? 错在哪里?跟我分析一下各个答案,最好能举一下例子,会让我更容易明白。

A的错误是:这是通过生活观察的直觉结论,是不准确的。举一反例就可以了:向前滚动的足球,你用脚一踩,球就由运动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恰好说明力能够使运动的物体变为静止,这就反证出A的错误了。
B的错误不能通过举反例证明,因为在我们的世界(宇宙)里找不到完全符合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由于不受任何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实例。只好用一个接近的例子来推断:我们用同一根弹簧的同样大小的弹力让小木块(或其它物体)在不同的平面上滑动,我们发现平面越光滑,则物体运动的越远,也就是越不容易停下来,说明摩擦力越小,物体越具有运动的能力,则可说明B的错误了。
D的错误最容易举例:我们用力推卡车,卡车纹丝不动,说明力并不一定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A不对。物体不受外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不对。物体不受外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不对。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保持不变的

A和B貌似是一个意思。你可能觉得一辆车在开,如果不踩油门,他就会停下来。那么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但是其实车子在开的时候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这些里都是阻碍车子继续运动的。踩油门只是提供了一个克服这些阻力的力。如果没有这些阻力,那么即便不踩油门,车子也会停下来。

有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比如你去拉一辆车子,车子未必会动,因为你的力不足以克服摩擦力

本题争取答案C
A的说法是错的,B应该是 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是错的,物体受力平衡时候不改变运动状态

C
AB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如没有力,物体也能匀速直线运动,踢出去的球如果没有力将一直运动下去,之所以停下来是由于阻力的作用
D当合力为0时,不能改变运动状态。

这个物理书上有的
ABD 都是曾经科学家犯的错误后来牛顿纠正的
A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如没有力,物体也能匀速直线运动(惯性)
B 有的时候!阻力是阻碍运动的力 而惯性是保持原运动状态的性质
C 正确!老牛说的
D 物体受和外力=0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