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丑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8 00:32:11
“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有是什么?

“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95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割地台湾。
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有是什么?
日本战败,二战结束。根据开罗宣言,日本所占领一切土地归还原主,台湾在其内,包括钓鱼岛。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是丘逢甲在1896年写的诗《春愁》。诗人在乡回想一年前割让台湾之事,愁绪难排,潸然泪下,甚是感人。事隔100多年后的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就台湾问题妙答中外记者,抑扬顿挫地吟出了这首诗,他深情地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胞血脉相连,一条海峡不能把我们的骨肉隔断……”

丘逢甲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志士、卓越的教育家和杰出的诗人,祖籍广东蕉岭县。1864年,他出生于台湾省苗栗县铜锣湾一位教书先生家里,那年正是甲子年,父亲丘龙章想起了延平郡王郑成功也是甲子年生的,就给他起了个“逢甲”的名字。他自幼天资聪颖,4岁随父读书,6岁能诗,7岁能文,到12岁时,已能熟读四书五经,背诵不少唐诗宋词。14岁应童子试,获全台第一名。赴考时,主考官丁日昌以“甲年逢甲子”令对,他随口应道:“丁岁遇丁公”。丁又令作台湾竹枝诗,他日呈百首。丁日昌大为赞赏,赠以“东宁(台湾的别名)才子”印一方。1888年,丘逢甲在福州乡试中举,次年春,年仅26岁的丘逢甲赴京会试,考取进士,被钦点为工部虞衡司主事。但他无意仕途,弃官返回台湾,一面担任《台湾通志》的编撰,一面致力于书院讲学,鼓吹维新的进步思想,是当时士大夫中富有影响的人物。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年少时就“毅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丘逢甲深为战局的前途担忧。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丘逢甲悲愤地说:“清廷与吾台民恩义绝矣”,表示“桑梓之地,义与存亡”,“誓不从倭”,怒斥“清廷失人心,何以治天下?”他挺身而出,号召台湾同胞联合起来反对日本的侵占,并创办了义军。但终因寡不敌众,义军伤亡惨重,丘逢甲也在战斗中负伤。此时他仍主张联合台湾山胞,据山死守,与台湾共存亡。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