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联合乡的“伏虎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8:05:34

走进叔圭精舍石坊门,端见一巨石高十数米,形似蹲虎,故名伏虎岩。伏虎岩是武夷山摩崖石刻荟萃地点之一,17幅岩刻星罗棋布于伏虎岩西南、西、南三个方向,有题名纪游、有题诗纪胜,朝代跨宋、元、明、清四朝。朝向西方的主要岩刻有明代卸任兵部右侍郎陈省撰写的景名“伏虎”和五绝一首:“百兽舞虞庭,胡为岩下伏。前面有投龙,风云好追逐!”作者借景抒志,拓展岩名涵义。两方明朝大臣到云窝访问开辟接笋峰名道士的岩刻,记载了当时道教鼎盛的状况。岩壁还有陈省与挚友、门人的酬唱诗数首。岩之西壁主要岩刻有武夷山道教名山的题识两处,一为“武夷洞天、升真元化之洞”,一为南宋学者游九言题写的“升真元化洞天”。还刻有一方清朝闽西名儒童能灵抒发理学思想的七律一首。岩的南向有陈省门人、崇安县令梁鹏题刻的“司马泉”。伏虎岩东南麓有一层面岩洞,呈弓形,弦长15米,高5米。洞口两侧各有一株古藤,枝繁叶茂遮蔽洞口。洞下奔泻一股清泉,名为司马泉。

我也是尤溪的,走进叔圭精舍石坊门,端见一巨石高十数米,形似蹲虎,故名伏虎岩。伏虎岩是武夷山摩崖石刻荟萃地点之一,17幅岩刻星罗棋布于伏虎岩西南、西、南三个方向,有题名纪游、有题诗纪胜,朝代跨宋、元、明、清四朝。朝向西方的主要岩刻有明代卸任兵部右侍郎陈省撰写的景名“伏虎”和五绝一首:“百兽舞虞庭,胡为岩下伏。前面有投龙,风云好追逐!”作者借景抒志,拓展岩名涵义。两方明朝大臣到云窝访问开辟接笋峰名道士的岩刻,记载了当时道教鼎盛的状况。岩壁还有陈省与挚友、门人的酬唱诗数首。岩之西壁主要岩刻有武夷山道教名山的题识两处,一为“武夷洞天、升真元化之洞”,一为南宋学者游九言题写的“升真元化洞天”。还刻有一方清朝闽西名儒童能灵抒发理学思想的七律一首。岩的南向有陈省门人、崇安县令梁鹏题刻的“司马泉”。伏虎岩东南麓有一层面岩洞,呈弓形,弦长15米,高5米。洞口两侧各有一株古藤,枝繁叶茂遮蔽洞口。洞下奔泻一股清泉,名为司马泉。 1212132

我是尤溪的!

有问题 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