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编《看花灯》诗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4:17:32
纸糊的金鱼吐泡泡,
纱做的猴子眨眼睛。
走马灯里猫追鼠,
荷花灯上立蜻蜓。

急!可以帮我仿编下这四句吗???

《看花灯》
原文:
元宵夜,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欢腾。
纸糊的金鱼吐泡泡,
纱做的猴子眨眼睛。

走马灯里猫追鼠,
荷花灯上立蜻蜓。
各种彩灯真奇妙,
明年我也做花灯。
《看花灯》是一篇描写我国正月十五的传统民俗——看花灯的课文,使学生们从中感受到看花灯的快乐,作者不可考证,但是他表达的思想是,在花灯千年漫长的传承中,发生了许多故事,虽然这些故事大多平淡,但故事里有百姓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成功和艰辛,得有人将它展现出来,让不了解的人知道。
仿写《看花灯》
看花灯
元宵夜,
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欢腾。
纸糊的燕子喳喳叫,
充电的马儿闪光明。
百花灯上蝴蝶舞,
柳树枝上鸟抓虫。
鞭炮声,噗通痛,
小汤圆,热腾腾。
各种彩灯真奇妙,
明年还来赏花灯。
此仿写,力求和原文作者思想统一,并且满足欢乐气氛,进而展现一个热闹的情景。
花灯:
花灯,又名灯笼。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受汉族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花灯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115.htm

觉得这样去读也还可以:

纸糊的金鱼吐泡泡,七彩的妆束笔描描,
纱做的猴子眨眼睛,披着的丝带拂风轻。
走马灯里猫追鼠,趣味灯谜引驻足,
荷花灯上立蜻蜓,琳琅灯饰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