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的人,城市都分布在西海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22:11:25

根据台湾的地形特点。中东部是山区。而在西部地区,是地理位置比较平缓的地区,城市建设比较方便和容易。而且因为中间山的阻挡,水汽容易在西部地带成雨,西部地带比较东部地带更加的湿润,农业发达。而且台湾的很多工业也集中在西部地带。根据自然,人为原因,就可以得出来西部是台湾的城市集中地带。

地理原因:
台湾系由欧亚大陆板块、菲律宾海洋板块挤压而隆起的岛屿,整体形状似长条蕃薯状,北回归线经过台湾岛。全岛山势高峻,地形海拔变化大,山脉大多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平原狭窄、地震频繁、温泉与死火山皆多。气候上属高温、多雨,春夏季交接之时,受滞留锋影响而有梅雨季,夏季常有台风,冬季则有东北季风。最冷月的月均温都在14℃以上,年雨量达2510mm以上。北部全年有雨,南部则集中在夏季降雨,台风亦常在夏、秋两季侵袭台湾。由于地形与气候共同影响之故,造成台湾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区,自然景观与生态系亦因此呈现多样化。
历史原因:
荷兰殖民地时期
1624年,原占领澎湖的荷兰人和明军签约,放弃其在澎湖的经营,转而登陆台湾南部,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人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简易的商馆,并于1625年,在“一鲲鯓”(今台南安平)筑起了“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以此作为统治中心,为增加米、糖等农作物产量,开始招募中国福建沿海一带的居民迁往台湾开垦。1626年至1642年,台湾北部也曾经为西班牙占领[24],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鸡笼(今基隆)与社寮岛(今和平岛)筑城,并称之为“圣救主”城(即圣萨尔瓦多城)。之后又占领蛤仔难(今宜兰),并在沪尾(今淡水)兴建“圣多明哥城”(位于今红毛城原址)。
可以说,台湾自被殖民开发时期就是在背部,沿袭历史,之后台湾的发展也主要围绕着北部的大城市进行的。

台湾地势东高西低,与大陆正好相反,所以在台湾西部遍布小块的冲击平原,适宜人类生存,同时也是高山族的发祥地,但是由于汉族跨海迁徙,高山族被迫迁徙东地,而汉族人在那里建立了村镇,最后慢慢形成为城市

西部是平原,还有一个汉人和高山族的问题。

东部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