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二)的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4:28:48
..帮忙啦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每”,无时不怀矣。“孤城”,白帝城。夔府是个孤城,它周围没有其他城市。诗人独立孤城之上,由昼到夜而望。前一首以“暮”字结,这儿以“落日”起。唐人诗每用“秋”字必以“暮”字相对,秋乃岁之暮,暮乃日之秋。都作伤心字来用。“落日斜”装在“孤城”下,尤为悲伤。恍然可见诗人独立孤城中,又在孤城夕阳中。上一首明说夔州寄寓,却不道出“夔府”二字。这儿特揭“夔府”以冠之,说明身在夔府,心在京华。从这儿到最后,一气贯之。长安又名北斗城,夔府在南,故依南斗以望。“北斗”是北斗七星,其中前四星是斗魁,后四星是斗柄,斗柄的位置随着天空星斗的运行随时都在变化,而斗魁的前两个星星却永远都指着北极。杜甫远在夔州望不见长安,可是他说,我的心灵循着北斗的方向去追寻我日思夜想的长安。依斗望京,这一句是“八章之骨”。重章叠文,不出于此。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听猿”一句应夔府,“奉使”一句应京华。赵云《宜都山川记》:“峡中猿鸣至清,诸山谷传其响,行者歌曰:巴中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王洙《荆州记》曰“巴东三峡长,猿声啼至三声,闻者垂泪。”因遥望京华落日,故闻猿啼而下泪。望京华,故叹奉使之无期。“虚”、“实”相应,见听猿则实,奉使则虚。上一首泪在他日,这一首泪在今日。这一句妙在“实下”的倒装句法,如写成“听猿三声实下泪”,则平铺直叙,无感人之力。而“听猿实下三声泪”,则重在“实下”二字,是确确实实的下泪,下如何之泪,则前人所传“猿鸣三声泪沾裳”属实矣。这里边,写出了一种亲身经历之后的真切的感觉。
  “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均载,汉张骞奉命出使西域探河源,乘槎经月,到一城市,见一女在室内织布,一男子牵牛饮河,因带回织女送他的支机石。后以其事问严君平,君平说:“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正相合。支机女,即织女,仙女。银汉,天河,传说天河与海通。仙槎,进入天河的仙船。杜甫《夔府咏怀》:“途中非阮籍,槎上似张骞。”也是用这个典故。
  “奉使虚随八月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