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玩具历史,急!急!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6:20:27

铁皮玩具 历史

20世纪20年代,上海康元制罐厂开始生产发条玩具,

最早生产的品种是"小鸡吃米",又称"跳鸡",

它的外壳用薄铁皮经印刷后冲压而成,

上足发条后,小鸡跳跃,做出啄米的动作.

类似的品种还有"跳蛙"、"跳雀".

... ...

1934年,康元制罐厂开设设立康元玩具部,

以其具有印铁设备的优势,利用制罐的边角余料生产金属玩具,

职工有100多人,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玩具制造厂家.

不久,该厂利用钟表发条为动力,制作具有机械动作的发条玩具,销售颇为兴旺.

... ...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上海康元玩具厂、胜泰玩具厂先后试制成功惯性金属玩具,

使金属玩具在静态、发条的基础上进了一大步.

此类品种有惯性汽车、坦克和飞机等,出口到东欧、香港等地区.

1958年,康元玩具厂又推出设计新颖、工艺细致的电动玩具敞篷汽车.

60年代,华远公司在香港举办中国玩具展览会,

其中上海生产的"母子鸡"、电动"新闻照相汽车"、"回轮车"、"倒顺车",

和反映中国工业成就的"万吨水压机"以及"小熊拍照"等一批玩具新品种,

反映了上海玩具行业的实力和水平.

"母鸡生蛋".它以电池为能源,母鸡能边走边发出叫声,同时连续生蛋.

"照相汽车".能行驶、鸣喇叭,停车时,车上的"记者"会转身拍照,

相机上的闪光灯同时发光.

"小熊拍照".靠发条驱动,小熊能时左时右地旋转,片刻后又会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