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芽孢杆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2:06:35
老师叫我门写这个的研究报告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为革兰氏阳性土壤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其菌体为短杆状,生鞭毛,单生或形成短链。它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产生称为δ-内毒素的杀虫伴胞晶体蛋白(控制合成这种蛋白质的基因在质粒上),这些蛋白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了,已确定数十种苏云金芽孢杆菌菌系及130多种它们编码的杀虫晶体蛋白,近几年克隆Bt基因已转入植物,并在植物体内高效表达。尽管如此,Bt杀虫蛋白对某些农业上重要害虫的作用效果不佳,如鳞翅目的小地老虎。在世界范围内,小地老虎危害50种农作物,其幼虫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不可挽回的。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在芽孢形成前的营养生长阶段,可分泌和产生另一种非δ-内毒素的杀虫营养蛋白,即Vip蛋白(vega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 Vip),被称之为第二代杀虫蛋白

  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芽孢杆菌。该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内毒素(伴胞晶体)和外毒素,使害虫停止取食,最后害虫因饥饿和死亡。因此该杆菌可做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
  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不同时间取样,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B-Hm-16营养体细胞为杆状,较为粗壮,大小为1. 2~1. 5μm×3. 6~4. 5μm;培养30h可形成较营养体更为粗壮的芽孢囊,染色后可以看到一端着深红色,另一端不着色;培养36~38h芽孢囊破裂,释放出卵圆形的孢和钝菱形的晶体,晶体大小为1. 0~1. 2μm×1~2. 0μm。
  苏云金芽胞杆菌WY-197在LB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可正常产生芽胞和伴孢晶体,平均生长周期为24 h。其中1~8 h为潜伏期,pH值基本不变;8~12 h为对数生长期,pH值迅速下降、到对数末期又迅速回升;12~18 h为孢子囊发育期,pH缓慢上升;18~24 h为芽孢形成期,随着芽胞和晶体逐渐脱落,pH值上升至最高,但在伴胞晶体完全脱落后,pH值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