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评价陈独秀和梁启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01:37:24
首先声明照帮3大道理的不要~(字数400范围)陈独秀首先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吗?在我学习历史看来资产阶级是不大可能融入共产党的呀 梁启超不是
代表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吗?他有什么局限呢?为什么后来的民主革命
他会有分歧呢
为什么梁启超后来不支持无长阶级革命?但在中国这是当时正确的 道路,是资产阶级要发展剥削经济的

局限性吗?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陈独秀不是代表资产阶级的,他是中国无产阶级正当的创始者。只是后来在探索中国历史的前进道路上走入了不同的途径。他同资本家同样是站在不同的场合的,这从他在被捕时的表现和演说中就清楚的说明了。梁启超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他们揭开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又一次大改革革命的浪潮,可以说他们是中国近代革命倡导学习西方的第一代。梁启超是一个不断追寻进步的人,维新改良后,他又倡导资产阶级革命。但后来,他又进一步反对资产阶级。同样地他也不甚赞同无产阶级的革命主张。

陈独秀与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异同徐光寿,王鸿雁“戊戌”和“五四”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两个重要时期,梁启超和陈独秀则分别被时人誉为这两个时期的“舆论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