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身上的中国文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4 03:44:43
想听高手谈谈,比如二胡同样作为弦乐区别于小提琴却只有2根弦
是不是切合中国哲学里的一阴一阳的观念?等等。。。想听想听高谈阔论
越高越好,但也希望有所实证

我也是拉二胡的,二胡虽然只有2跟弦,但音色好听,这么好听的曲子只在2跟弦上就展示出来,确实不容易,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睿智.
恩,我只是一个小学生,只能答成这样了......

这个联系有点牵强,毕竟,阴阳观念的产生,历史太久远了~~~

没这么深吧?二胡是自外族传来的,并不是道家文化的衍生物。当然,今天我们完全可把中国哲学里包括一阴一阳的很多观念赋予它,它也的确承载得起。

二胡是我国封建时期很流行的乐器之一,跟古琴、古筝、箫、笛等乐器都是文人雅客之首选。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总之一句话,它出自于民族之中、演变于民族之中、发展于民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