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货币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6:55:06
我们知道:根据法律,政府是不能直接发行货币的,中央银行也不能对财政透支。政府预算有赤字,必须要发行国债,而国债要用已经在流通的货币去购买。这样说起来,货币应该不会多起来才对。那么每年新发的货币是怎么进入流通的呢?

如果增发的货币是给商业银行的,那商业银行凭什么得到增发的货币呢?大家都是商业银行,都是竞争关系,新发货币额度怎么分配呢?
补充一点:由于强制结汇或者贸易顺差而导致的本国货币增发不算在内

恩…又一个复杂的问题,你也说了强制结汇和贸易顺差是货币增发的两大因素,其实国债发行就是货币发行的基础担保,国债需要货币来买货币在银行里,人们把自己的钱也就是银行里的货币换成国债,银行就有了抵押品了,就可以发行货币了。这样钱就出来了。

货币的需求量是一定的,有了更多需求量才需要发行货币。这些货币通过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需要资金时)和建设工程等流通出去。货币发行是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
财政政策,由财政部制定的。而政府发行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这是货币政策。政府预算一般都是固定的,没有大事是绝对不可改动的,并且必须公开汇报,受监督。
商业银行有资金需要就可以申请贷款,考虑供求关系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