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真的打不过日本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7:39:59
求教历史学界的朋友,当时中国如果认真打,还是打不过日本吗?

如果单纯比较装备,是绝对能打过日本的。中国的两艘重装甲铁甲舰排水量达 7900吨,相当于当时的航母。中了无数炮也没有主要损坏,直到中国从俄罗斯买来现代级后,中国才重新拥有如此大吨位的战舰。
但由于满清贵族害怕李鸿章势力过于强大,极力干扰破坏强军计划,本来是中国订造的吉野号,清廷拒不付款,被英国转卖日本。日本为了买舰,皇室带头捐金银首饰,而慈禧却挪用海军军费修园子,致使海军弹药都不充足,只能挨打。李鸿章也不敢过分要求加强海军,怕引起猜疑,招致杀身之祸。
而且,南洋水师不能被李鸿章调遣,计划以南洋水师袭扰攻击日本本土的行动也无法实施。
打仗打的是综合国力,木桶上的短板决定了中国必败无疑, 这就是深知内情的李鸿章避战的根本原因。

若从军事层面来说,能打过。
即便如大家所说,海军外强中干,但陆军是行的。事实上,日本在甲午战争前也没起步多久,清庭的陆军装备制造能力和日本在一个层次,甚至有的方面水平还要较高一些。事实上,到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的陆军轻武器制造水平也是稍微领先于日本的,但一战后发展起来的近代火炮体系带来了中国陆军的弱势。但甲午战争时,火炮的优势是没有大的发挥的,清朝陆军还可以与日做战。而且,此时的朝鲜仍是清的附属国,一力支持清军做战的。
所以,海上打不过,也不至于陆地打不过,输掉了朝鲜还输掉了时间。

但从政治层面来说,一定打不过。
一切军事都是政治的延伸。清庭也不说腐不腐败。一个腐败的国家,其战斗力也并不一定就差,在与实力相当的对手交锋时,也并不是一定就败。除非对手是超级大国。
但是,清庭统治者思想僵化、摇摆不定。从鸦片战争以来即是如此。我们知道,印度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了许多年,在英国完全控制印度前,印度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抵抗。
日本抵制美国的通商同样如此,也是全国范围的。
但清朝不是,清朝的统治者更怕的是失去自己的地位。他们不关心对外战争的盛败,也并不关心割让的土地上那些大清子民的状况,同样不关心赔款的损失有多大。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地位,只要自己的地位在,割了土地,他们还有地,还有子民,还有钱,他们子子孙孙还是荣华不尽。
所以,统治者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真正的打下去。

顺治早就说过,满人呆不下去,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