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0:30:33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我们并不否认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做的很专业。但是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下面我来分析汇总一下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民营企业高层对绩效考核缺乏系统的认识。许多民营企业高层对绩效考核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认识上,没有认识到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没有将绩效考核放在绩效管理的体系中考虑,而是孤立地看待考核,不能够重视考核前期与后期的相关工作,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同企业的战略、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使考核流于简单的形式。民营企业一般都没有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考核指标的制定,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它是有效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大部分民营企业不知工作分析为何物,在考核中想当然地制定考核指标和绩效标准,考核的科学性可想而知。
(二)民营企业忽视与员工的沟通,单方面出台有关政策。民营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企业的成长几乎完全取决于民营企业主个人的智慧和胆识。企业的成功强化了民营企业主“一人说了算”的管理作风,造成了民营企业主专断独行的管理风格。这种情况导致一些民营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前,没有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总动员,向员工解释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必要性、合理性,造成广大员工对绩效考核人心惶惶;在设计、确定考核指标时,不和员工一起对有关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考核指标进行商讨,而是想当然地拍拍脑袋就决定了所要考核的指标,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情绪和绩效考核中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在绩效考核后,没有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探讨如何提高其职业技能、改进个人绩效,使员工看不到绩效考核对其职业生涯发展带来的益处。[1]
(三)绩效考核的激励措施运用不当。绩效考核结果的好坏应该与员工所获得的报酬的多少呈现正相关关系,如果员工工作做好做坏是一个样,那么必然会造成员工绩效低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的背景决定了:它在奖惩方面有着很多的漏洞,奖了不该奖的,罚了不该罚的,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上不能对民营企业主的亲朋好友与普通员工做到一视同仁,从而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士气。
(四)民营企业中不存在与绩效考核理念相容的企业文化。许多民营企业都是白手起家,以生存作为他们的第一需要,根本没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或余力去关注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