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乘的呼吸吐纳方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2 11:57:24
请说清楚是逆腹式还是平常的那种吸气时腹起…

呼吸静功法是一种以调息为主的内丹修炼方法,原载明代龚延贤的《寿世保元》卷四。其基本方法是“以意随呼吸,一往一来,上下于心肾之间”。龚延肾认为:“人生以气为本,以息为元,以心为根,以肾为蒂……,人呼吸常将心肾之间,则血气自顺,元气自固,七情不炽,百骸之病自消矣。”

  功法;
  (一)每日于子(23时-1时)、午(11-13时)、卯(5-7时)、酉(17-19时)四个时辰,独处静室,床铺厚褥,盘坐于上,以干棉球塞耳。
  (二)闭目绝念,意随呼吸上下于心肾之间,呼吸不急不慢,任其自然。坐约一炷香时间,可觉口鼻之气似无出入。
  (三)下坐前,先缓缓伸腿、开目、去耳塞。下床行数步后,仰卧床上稍睡片刻。起床后喝稀粥半碗。

  历史文献认为,六字诀的吐纳法为鼻吸口呼,匀细柔长。但在吐气时是否出声的问题上,认识各不相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气声逐字”是出声的,孙思邈也基本沿用其法,而唐代胡愔以后的大多数文献改为呼吸皆应令“耳不得闻其声”。“养气功六字诀”主要应用的是发声法。认为,临床应用时发声比不发声收效快;只有发声才能区分宫、商、角、徵、羽,才能配合五脏,更好地治病,并称其为“风呼吸”。但同时也要求:“初学者,一定要出声,便于气机通畅和掌握口型;等口型正确、腹式呼吸练熟了,自然呼吸深长……真气调动起来,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声了。”

  课题组认为,陶弘景与孙思邈的吐气出声法主要应用于治疗疾病,而后世“吐气无声”则是治病与养生相结合并向养生应用转变。古人常称六字诀为“六字气”“六气诀”或“六字气诀”。这说明,气息为六字吐气时的关键,而不是声音。发声是气息由慢变急、由清变浊的表现,中医认为它偏重于泻法的作用。

  另外,是否出声还与是否配合动作及导引动作的特性有关。动作有力、转折停顿明显的,自然应以出声为好,像武术家对六字诀等声法的运用;而静功或动作舒缓、圆转自然者,则应以不出声为好。具体运用上应区别对待,辩证施功。

  对于“健身气功·六字诀”,根据习练对象的不同,要求并不一样。总的要求是,“吐气不出声”。具体来说,对于初学者,可以吐气出声,主要是为便于口型校正,防止憋气;功法熟练后,则应逐渐转为吐气轻声,乃至匀细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