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天子”“可汗”表意上矛盾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8:23:16
《木兰诗》中的“天子”和“可汗”是否是表意上矛盾?
为什么乜?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 。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
1、拓跋珪,为要表示不是隶属于西晋的,便在公元386年改国号叫“大魏”,史称“北魏”,不再称王而称皇帝,不再称单于而称“可汗”了。391年大魏的皇帝拓跋珪不得不征调大批军队出征柔然。《木兰诗》中“可汗大点兵”,正是说的这一件事。)《木兰诗》是以391年北魏征调大军出征柔然的史实为背景而作的。 当时北魏的拓跋珪,是皇帝也称可汗。

2、当我们在历史也看到少数民族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所以说明”可汗“这个外来词当时已经被使用。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民间诗歌。当时有个特点,由于汉族和北方民族的融合。汉族的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其原身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可见当时的汉族口语受的影响。所以少数民族“可汗”和“皇帝”等叫法在民间已有所模糊。而中国诗歌有个特点即使得同一种表达的多样化,这就使诗中的天子出现了不同的叫法。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 。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
1、拓跋珪,为要表示不是隶属于西晋的,便在公元386年改国号叫“大魏”,史称“北魏”,不再称王而称皇帝,不再称单于而称“可汗”了。391年大魏的皇帝拓跋珪不得不征调大批军队出征柔然。《木兰诗》中“可汗大点兵”,正是说的这一件事。)《木兰诗》是以391年北魏征调大军出征柔然的史实为背景而作的。 当时北魏的拓跋珪,是皇帝也称可汗。

2、当我们在历史也看到少数民族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所以说明”可汗“这个外来词当时已经被使用。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民间诗歌。当时有个特点,由于汉族和北方民族的融合。汉族的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其原身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可见当时的汉族口语受的影响。所以少数民族“可汗”和“皇帝”等叫法在民间已有所模糊。而中国诗歌有个特点即使得同一种表达的多样化,这就使诗中的天子出现了不同的叫法。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