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用的“马床”是什么东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7:04:20
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现在有了新的解释。“床”的意思是阳台上的马窗。想问问懂历史的网友,马床大概是样子是怎样的?

应该是胡床,或马扎
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床前明月光,我比较认可 床是井栏的说法

井上围栏:“后园凿井银作~,金瓶素绠汲寒浆”

参见<<国际标准汉字大字典>>

要是室内的地上都能结霜,那李白比杜甫还惨,该他写 <茅屋被秋霜所染歌>了.

中国古代的时候只有供休息的榻,没有坐具,那时都是席地而坐,后来有了胡床,就跟现在的板凳差不多.以前看过这类论文,说唐朝的建筑,房间比较小,窗子也很小,若在室内月光很不容易射进来.

唐朝的时候都是基本都是榻,高度比较低,三个周边有木栏围住,一个地方开口的床。和榻榻米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