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困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2 16:48:26
尽量简洁,我要抄笔记,谢谢

同意楼上的观点,其实语言不通、人地生疏、天寒地冻,物资运输,通讯联络这些都可以概括了,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时候又碰上这场战争,我们的武器装备都是抗战和内战是留下来的,当然当时苏联也给了一定的资源,但那毕竟是有限的,军事装备的简陋也是一个大问题

入朝就困难。语言不通、人地生疏、天寒地冻,物资运输,通讯联络都是问题。最艰难的时期是1951年夏季,朝鲜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是40年未遇到过的洪水。公路全部被破坏,房屋坍塌,桥梁炸断后被冲走,没炸断的也被冲走了。不光我们说困难,敌人也喊困难。我们的主要物资集散地三登附近变成了一片汪洋,仓库、医院和高炮阵地全遭水淹,许多电线杆子都被洪水淹没了。三登有一个高炮营,洪水突发时没来得及搬出,干部战士被逼上了高压线。他们没经验,上高压线后没有顺着高压线慢慢疏散开,而是挤成了一堆,结果高压线断了,七八十个人都被淹死了,炮也被水冲跑了。安州、鱼波车站直到平壤附近,全部被洪水吞没。

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又碰上特大洪水,真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我是志司领导兼志后司令员,真是吃不下睡不着,心里像火烧一样。但是越困难,越要冷静处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

首先是把不通的桥梁和能通的公路连接起来。西清川江、东大同江和东沸流江桥被冲毁后,敌机白天黑夜不停地炸,加上地势险恶,桥梁短期内很难修复。我们就集中了4个大站和一千多辆汽车,采取倒运的办法,也叫“倒短”。在西清川江桥头倒运了600多车皮的物资,在东大同江桥头倒运了1100多车皮物资在东沸流江桥头倒运了270车废物资。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史上有名的“倒三江”。这种倒运、漕运、接运办法是在洪水泛滥、敌机轰炸情况下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运输形式,在路断、桥断的情况下保证了运输的不间断。

语言不通、人地生疏、天寒地冻,物资运输,通讯联络都是问题。最艰难的时期是1951年夏季,朝鲜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是40年未遇到过的洪水。公路全部被破坏,房屋坍塌,桥梁炸断后被冲走,没炸断的也被冲走了。不光我们说困难,敌人也喊困难。我们的主要物资集散地三登附近变成了一片汪洋,仓库、医院和高炮阵地全遭水淹,许多电线杆子都被洪水淹没了。三登有一个高炮营,洪水突发时没来得及搬出,干部战士被逼上了高压线。他们没经验,上高压线后没有顺着高压线慢慢疏散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