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无敌聪明天才科学物理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5:17:51
北京恭亲王是军机大臣和申的宅邸,里面有一绝,他的戏楼里那时没有扩音器,声音效果却出奇的好,其秘诀是和申在戏台下埋了9口大缸.请问埋九口大缸是什么道理吗?

我问老师,他说九大缸相当于音响,带动音箱震动,然后共鸣什么的。但是为什么会相当于音箱呢?为啥呢?共鸣是什么意思?详细解答这一道题行么。求求各位了,因为我昨天帮老师整理桌面时候看到星期一的考试试卷了!就有这道题。!!!所以我请求各位了!能说多清楚说多清楚!我一定会加分的!100不够?那我加200!好不好!各位谢谢了。;(有办法加)

声波由空气传递到大缸 使大缸振动发声 由于缸的形状 将声波放大 所以声音会很大
共鸣也叫共振或谐振。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被引起振动,这种现象叫共振。在声学中也叫共鸣

声波由空气传递到大缸 使大缸振动发声 由于缸的形状 将声波放大 所以声音会很大
共鸣也叫共振或谐振。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被引起振动,这种现象叫共振。在声学中也叫共鸣。
《功夫》中包租婆就是用大钟来扩大声音的力度,大缸也是这样,固体传声快
懂了吗

1.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则它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叫作“共鸣”。
关于空气柱的共鸣:
我们知道,正像水波是水的波动一样,声波是空气的波动;更明确地说,它是空气一疏一密的变化;以一定的速度从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每秒钟疏密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相邻的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声音的频率越高,或者说波长越短,听起来音调就越高。
一般地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例如打鼓的时候,鼓皮一上一下地振动,于是在空气中引起声音。不同物体振动产生不同的频率的声音。比如大鼓和小鼓的声音,频率就不一样。
有趣的是: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如果彼此相隔不远,那么使其中一个发声,另一个也就有可能跟着发声,这种现象就叫“共鸣”。
更有趣的是:几乎随便什么容器里的空气(叫做空气柱),也会同发声物体共鸣。拿一个发声物体挨近容器口,如果频率或波长适当的话,那么空气柱就会起共鸣,而使声音大大加强。根据声学家的研究,只要波长等于空气柱长度的4倍,或4/3、4/5……的声音,传入容器后就能引起共鸣。普通热水瓶内部高度大约是30厘米;可以算出,如果波长为120厘米或40厘米……的声音传入热水瓶,都会引起共鸣。
我们周围是一个声音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存在各种波长的声音:人和动物的声音,风和流水的声音,机器和车子的声音。在这许多的声音里,总有可以引起各种容器共鸣的声音。微弱的声音经过共鸣以后就被加强了。一般总是同时有多种波长的声音在那里面发生共鸣。这就是我们挨近热水瓶等容器口上所听见的嗡嗡声。由于空气柱短,引起共鸣的声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