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导弹拦截系统拦截美国弹道导弹的成功率,有没99.99%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20:22:06

小日本是美国的看门狗,其反导系统依赖于美国的卫星导航及雷达配件,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日本拦截美国导弹,如果美国不想让他成功,南无成功率一定为零。

  NMD是一个天体一体化的庞大作战网络。美国人设定的目标是要达到90%的拦截成功率,但它到底能不能奏效呢?
  太空击蝇 竹篮打水
  弹道导弹穿越茫茫太空,要想直接进行拦截,其难度可想而知。前苏联60年代初反导拦截试验成功后,赫鲁晓夫曾有一句戏言:“我们的导弹击中了太空中的一只苍蝇。”这个比喻太贴切了。美国从50年代末开始研究反导技术,但从未见到过明朗的前景。多年来,NMD虽然小有进展,但问题一直很多。且不说政治、经济等限制,单是技术本身就面临着三大难关,而攻克这些难关的征途坎坷不平。
  一是发现关。要在太空中找到攻击目标,难度非常大。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时的飞行速度极高,一眨眼就飞出几千米开外,而且弹头目标很小,探测很费劲;再加上战略导弹普遍采用先进的多弹头、分导式弹头、机动变轨等突防技术,真弹头与假诱饵混在一起,实际上很难区分。而若连目标也找不到,还谈何拦截呢?
  二是拦截关。导弹打导弹,虽也有过成功先例,但远不及失败的次数多。美国导弹拦截试验成功率不足10%,其自己发射靶弹和拦截导弹尚且屡试屡败,如果换成别国发射导弹,美国根本无法完全掌握其弹道参数,断然不可能轻易成功。美国主要研制动能拦截器,靠直接碰撞方式拦截来袭导弹,而两者速度都很高,对拦截器的控制技术和机动能力要求极高,制导精度若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
  三是指挥控制关。战略导弹从发射到飞临目标全程只有二三十分钟,拦截作战时间以秒计算,自然少不了实时化的指挥控制。此外还要进行精确评估,否则无法知道导弹是否被拦截下来。在这样一套高度自动化的指挥控制系统中,人员素质也起着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