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西风烈”对白: 杞子、逢孙欺骗郑国 ;孟明欺骗晋国;商鞅欺骗魏国;张仪欺骗楚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01:49:51
蔺相如:“杞子、逢孙欺骗郑国 ;孟明欺骗晋国;商鞅欺骗魏国;张仪欺骗楚国。”

他们都欺骗了些啥?能否简略说明。谢谢。

僖公三十年,秦伐郑,烛之武退秦师,秦国在郑国留下了驻军,由杞子、逢孙、杨孙率领。三十三年,三人给秦国送信说已经掌握了郑国的城防,可以来攻击了。

  但是秦国的偷袭军队被弦高发现,这就是著名的弦高犒师。

  ++++

  百里孟明视算不上欺骗,反是被晋国打败了好几次。
  http://baike.baidu.com/view/390587.htm

  ++++++
  商鞅其实没骗魏国,是魏惠王不能用人

  魏国大臣公叔痤向魏惠王举荐自己的家臣公孙鞅说:“座(痤)之中庶子(相国的侍从之臣)公孙鞅(即商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认为可以让此人主持魏国的国政。惠王不置可否。公叔痤又屏去左右的人,单独向惠王进言:“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惠王走后,公叔痤马上派人找来公孙鞅,告诉他这件事的原委,说明自己极力推荐他继任相国,但惠王不答允。本着“先君后臣”的原刚,才建议惠王杀他,让他赶快逃命。公孙鞅则比公叔痤见识高明,知道魏惠王既不用他,也不会杀他,所以直等公权痤死后,得知秦孝公求贤,才投奔秦国,实施他那著名的“商鞅变法”。
  +++++
  张仪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年)秦惠王想攻伐齐国,但忧虑齐、楚结成联盟,便派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张仪利诱楚怀王说,“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此言,与齐断绝关系,并派人入秦受地,张仪对楚使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Z年)秦兵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南丹水之北),虏楚将屈丐等70多人,攻占了楚的汉中,取地600里,置汉中郡(今陕西汉中东)。这样秦国的巴蜀与汉中连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也使秦国的疆土更加扩大,国力更加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