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枝头吐新芽 作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7:21:17
要网上找不到的。要记叙文的。

又见枝头吐新芽

飘逝落花

院子里栽着一棵梧桐树。每到春天,就发芽开花,光秃秃的树枝上托出嫩黄的叶和粉白的花苞,在春日斜风细雨中轻轻地摆着。就像一个举止优雅的人,踩着轻盈的舞步,在雨打芭蕉的丁冬声中舒展自我。
“这棵梧桐树到底有多大年纪了?”童年时的我总喜欢绕着老梧桐几个人也围不住的树干,问一位老奶奶。她喜欢坐在梧桐树下的一张木椅上,哪怕秋天金黄的落叶落在她的肩头,或是寒冷、雪花纷飞的冬天。
“孩子,这我也不清楚啊。打我记事起,梧桐树魁梧的样子就已经深深的印在我的心底。”
每次问都得到这样的回答,尽管有些失望但老奶奶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大多是打日本鬼子的。
可我不知道为什么老人要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坐在树下。但我总是有种感觉,感到老人对老梧桐的执著是很自然的。
老奶奶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夏天夜晚死去的。
恰恰在那个晚上,有一道雷劈中了院子里的老梧桐。那一树的繁荫片刻间化成灰烬。
“妈,这不是很奇怪吗?一定不是巧合罢?”
“或许吧,”母亲的声音有些疲惫。老奶奶是一个好人,村子里谁都知道。“或许老奶奶在树下坐久了,与大树产生了联系。”
来年春天,梧桐树没有像往年一样发芽了。
“或许就跟老奶奶去了也说不定呢。”人们议论纷纷。“恐怕它从此都不会发芽了吧。”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我对自己说。
那棵梧桐树是一个小女孩出生时她父母为她栽下的生日树。当年日本鬼子进村,父母把孩子放在树上安顿好,吩咐孩子不论看见什么都不要出声。孩子终逃过一劫,可父母为了引走日本鬼子而遇害了。
但从那以后,孩子心中生出了个信念,很坚定,像一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在土里——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坚强地活下去。
多年以后,孩子成了那位总是坐在一棵梧桐树下、喜欢给我讲故事的老奶奶。
此刻,我也终于明白,是什么让老人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坐在树下,直至成为不归人。
那是一种亲人间的爱,一种博大无私的爱。即使在那一天消失了不再回来,却总像一棵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