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讲的《论语》都有哪些错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8:39:34
好像有人提出于丹犯了很多常识性错误,我想知道有哪些。

《于丹论语心得》犯下了八宗错误。

  于丹对自己作品是这样定位的:“我不是‘研究’,是‘心得’,所谓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人生的这种感慨,可以是桃李春风,也可以是江湖夜雨。”多像是出自背熟古人成句和成语在考场作文中胡乱铺排一气的稚气女生之手,字面上很美,且琅琅上口,但各层意思之间却八竿子打不着。她接受的知识来源很杂,纳入笔下的道家、佛经、圣经以及西方成功人士的故事很多,偏偏儒家的成分最少(她可是声称自己四岁就在国学父亲指导下读《论语》的呀,怪哉)。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结果是昏昏愚众皆自以为已经昭昭。此为第一宗错。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配方是:现代问题+论语片段+寓言故事+通俗道理。所讲所写为大众所耳熟能详,却兴师动众祭出孔子和《论语》,真是何苦来哉!倘删去书中属于孔子的部分,书的成色还更好些。至于易中天对其评价“于丹好酒,度数略高”,颇疑心易老先生的味蕾是橡胶皮做的,小于捧出的顶多是一坛劣质鸡尾酒,中的西的洋的土的混成一谈,表明了该调酒师之食古不化兼食洋不化。往好听上说,于丹的论语,更像是一锅没有煮熟的“心灵鸡汤”。带着血丝的鸡块儿跟其他配料和汤水还各是各的,根本没有融到一块儿。此为第二宗错。

  于丹美眉口口声声说“孔子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叫人疑心她根本就对孔子弟子的情况未做研究。须知“七十二贤人”的说法,跟“孙猴子七十二变”、“猪八戒三十六变”之类一样,不过是后世特别是民间文学的口径,国学中其实没有这么个既定的孔门弟子排行榜式的东东。此为第三宗错。

  于丹说:“真正的文化经典,都是那种可以无比深刻,但也可以无限简单的东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内涵,简单是它表面的形式。”其实,经典的东西并不必然的简单,《论语》所包含的内容并不能用“无比深刻”或“无限简单”来概括。于丹将孔子思想的真谛简单归结为“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话用来评价前几年畅销的印度高僧奥修的系列书上再合适不过,用来说孔子则歪曲太甚。此为第四宗错。

  于丹声称:“我是研究传播的,在传播学上有一个原则,就是你要永远保持它那种特别简单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样子,这才易传播。再传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简单、傻瓜。”好一番夫子自道!于妹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