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面包来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5:14:33
老式面包的工艺流程于来源的详细介绍

14-16世纪由意大利发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使死气沉沉的欧洲逐渐出现生机。
各国独具特色的面包文化也从此开始形成。如古罗马在面包原料的选择上,就充分考虑了欧洲各国气候 水土 及在这一环境中所出小麦的特点,并将这些小麦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了面包。这可以说是古罗马面包的一大特点。
在面包的推广普及上,有时,则得益于某些政治因素。例如,公元1600年,意大利的玛丽多梅蒂琪嫁于法国的亨利四世,跟随她一同前往的面包匠将面包制作技术传到了法国,因而法国面包由此诞生。羊角面包流传至法国,其过程也大致如此。
1789年,爆发了著名的法国大革命,其导火线就是因为人们穷的吃不起面包。可见,当时贵族和平民的隔阂有多深。
随着贸易的发展,英国摸索出一套储存小麦的方法,提高了面包的品质。他们为了将面包输入北美大陆,在面包中加入很多黄油 白糖以迎合美国人的口味。进入现代后,随着烤箱及电动面粉搅拌机性能的改善,面包的品质得以提高,品种也越来越多。
诞生于古埃及的发酵面包不久就流传到了希腊。随着希腊帝国的繁荣,希腊人对面包的制作工艺及烤箱进行了多种技术革新。发酵面包不可缺少的酵母也是这个时期培育出来的。
当时,教会的僧侣掌握着国家政权,他们对面包业进行整顿,将面包匠们组织起来,进行严格的培训,加强了面包质量管理,因此,与古埃及相比,希腊的面包又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
随着岁月的流逝,面包流传至欧洲历史的又一个鼎盛期—古罗马帝国时代。与以前相比,这一时期面包的制作明显带有工艺化.规模化的特点。罗马政府专门成立了培养面包的职业培训所,更有趣的是政府还在广场中央设置了国营公用烤箱,人们可以自带面包模子来这里烘烤面包,大部分的市民还可以得到政府免费分配的面包。
在罗马帝国时代,举行任何仪式都离不开面包,就如同结婚仪式上不能没有婚戒一样。
从罗马帝国时代结束直至中世纪,欧洲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因此,我们不太清楚这一阶段面包的发展变化。但罗马帝国时代所形成的面包制作技术则由罗马教会继承下来并流传至今。现在,欧洲各国都可见到这类用于宗教仪式的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