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篇关于生存的450字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8 12:00:49
越多越好,关于生存,
不准读后感,
感受多一点,
还要真实故事,。。。。。。。。。。
3Q
谁好,再加20分 ,详细一点,

《活着》读后感

  2008-10-1 9:20:39 心情: 天气:晴朗 温度: ℃

  余华和他的《活着》红红火火有好多年了,惭愧,我到昨晚才拜读!

  读《活着》读得好辛苦,一口气憋在心里缓不过来。一个败家的少爷福贵,从衣食无忧到品尝了人世间所有的苦难,除了爹娘,亲手埋葬了妻子、儿女、女婿外孙,真不知道世上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可怕更锥心的灾难!用咱老百姓的话说,这个福贵真够命硬的!

  《活着》无疑受到文学界的好评,获得那么多的奖项就是最好的佐证。然而,我有几点属于自己的看法。

  《活着》从败家子写起,赌输了家产,气死了父亲,为母亲求医时被抓了壮丁,经历了那场战役(似乎是淮海战役,从小就听了N遍的),俘虏返乡、人民公社、煮钢铁、家珍生病挣扎以及后来的二喜工亡等,都与那个时代相吻合,但在有庆、凤霞和苦根的死亡上有些牵强。

  似乎有庆的死是为了牵出春来,那个和福贵一起经历了那场战斗的人。可是,县长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用得着十来岁的孩子冲锋陷阵吗?值得为救一个人而把另外一个人抽尽血而死吗?

  凤霞的死也有很深的人工痕迹,一个残疾的女人,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二喜,在生产前会有很多的思想准备的,更何况凤霞结婚后和邻里相处的那么融洽。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里,远亲不如近邻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现实,这么讨人喜欢的一个残疾人生孩子,会得到邻居的帮助的,尤其在县城。

  苦根的死也没有多少道理:二喜因工而亡,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福贵和苦根能够得到抚恤金,一直到小的满十八周岁、老的去世为止。钱不多,但也足够维持温饱。假如二喜是无业游民或者农民,或许苦根该是那样的下场。

  说这些,并不是否认《活着》,我仍然喜欢《活着》的风格与结构,只是觉得任何文学作品都应该符合国情民情,比如小说的前部分。假如,有庆长成,修水库而死、苦根有抚恤金而在福贵的溺爱下长大不成器而死,似乎更好些。

  哈哈,小女子大胆,对于大家居然敢于指手画脚了!

  真心喜欢开头和结尾。望远了说,有中国文化底蕴;近了看,符合国民性格:除了鲁迅的啊Q精神外,国人知命达天的豁达,疼,而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