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关于5000hz以上频率声音的编码的理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18 03:39:43
1行波理论正确描述了500Hz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运动。
2声音频率高于500Hz,位置理论是正确的。神经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hz以下声音频率进行分析,对于5000hz以上声音,位置理论是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理论1与理论2的最后一句有重叠和冲突,既然行波理论可以描述500hz以上声音,那么为什么5000hz以上声音的编码基础是位置理论而不是行波理论呢?
正确回答者追加50分.

我知道你看的是北师大彭聃龄的书。
如果不是考纲照着他编,出题照着他出,这本书其实并不好。
他把一个领域所有的理论都堆砌到一起,没有加以分析整理。
听觉的这些理论,很多是重复的。只是对一个现象有不同的解释。
一般来说,只提频率说和位置说两种学说。互补已经足够了。
神经齐射是频率说的发展,而行波理论是是共鸣论的发展。
频率说本来解释到1000赫兹就不行了,现在发现了神经可以齐射,所以频率说的范围提到了5000赫兹,高于5000赫兹的话,即使神经能够齐射也不能震动那么快。
而位置说的话低于1000赫兹就说不通了,因为此时整个基底膜是一起震动的。
所以加以比较之后。
1000赫兹以下:频率说解释
1000到5000赫兹:两种理论都可以
5000赫兹以上:位置论解释

PS。关于频率说的界限,书上一会说1000赫兹,一会儿说500赫兹,实在是让人费解。
我们上课老师说的是1000赫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