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战于野,其道穷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8:46:03
求解意识!!!!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乾卦六爻,都用龙来代表,坤卦都没有用龙作代表。坤卦开始说卦的
  本身是用母马作代表,接下来以大地的现象,在六爻中是说月亮的现象。
  但现在到了上六,最后一爻,引用到乾卦来了,把龙用进来了。我们知道
  坤卦是没有综卦的,而它的错卦,六支都是阳爻,其次阴极就阳生,这一
  爻要变了,坤卦到这里非变不可,于是阳爻要进来了。而龙战于野,一战
  争就要流血,流下的血为玄--青色,黄是黄的颜色,以天象来解释非常通
  ,不需要套用那么多东西,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每月二十八九日,尤其早
  晨起来,天苍苍,野茫茫,有玄黄之色。如果确定《易经》是根据天象来
  谈人事的,而去观察天象自然界的现象,《易经》本身是很好解释的,不
  必讨论到那么多东西。《彖辞》解说龙战于野,是说坤卦到极点,可引用“
  穷则变,变则通”这两句话。战争对人类并不一定是一种祸害,也许是一种
  革新,因为穷则变,变则通。时代到了某一个情况非变不可,非革命不可
  ,因为“其道穷也”,穷则要求变,变的时候自然有龙战于野之象,这是一
  定的。
  亢龙有悔”一辞出自乾上,让我们也先看看传统易学是怎么解释的:
  《象》的解释是:“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文言》的说法是: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文言》又说:“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归纳上面这些解释,有以下几点:一是“盈不可久”;二是“贵而无位,高而无民”;三是“穷之灾也”;四是“与时偕极”。
  大体说来,以上的解释,除了“无位”这一条以外,基本上还是贴题的。卦体六爻,每一个爻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每一个“位”上也一定有爻,位是爻的题中应有之义,位与爻是密不可分的,乾卦上爻也不例外,只不过在卦体上这是一个高位,高到不能再高,但不是什么“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假如用人事做比拟,那么初爻是“君位”,而上爻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