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民间锣鼓的具体情况(迓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7:21:05
急!急!急!请好心人帮忙搞下

迓鼓
  迓鼓流行于阳泉、平定、盂县、昔阳、和顺等市县。其表演形式有两种:集说白、歌唱、舞蹈、伴奏于一体的称文迓鼓;由成套锣鼓乐配合多人舞蹈、演阵的称武迓鼓。
  文迓鼓据说始于宋朝,但原貌不详。清代时,平定县三泉村的文迓鼓只有3人表演:主要说唱者称“傻毛儿”,头梳朝天辫,两颊画大红圆圈,眼窝涂白点,身着白袄蓝裤,翻穿羊皮坎肩,斜挎一串铃档,打小堂锣;主要舞蹈者系男扮“大姑娘”,以黑纱包头垂长辫,戴花,穿红色大襟袄,胸前绣大花,腰系黑围裙,绿色中式裤,红圆口鞋,右手持红折扇左手拿绸帕;主要伴奏者为男扮“挎鼓老婆”,黑纱包头,在脑后换成辫角,两耳戴棉花球耳环,穿黑色大襟袄,天蓝色裤,黑布鞋,系红腰带,右肩斜挎扁鼓(46×24厘米),在鼓环中插短棒,上置一片直径13厘米的小镲,右手持单棰敲鼓,左手握一片小镲与鼓旁的另一片相拍击。3人又说又唱又扭,即兴表演,风趣欢快。民国初,表演者为8人:“傻毛儿”不敲小堂锣,专事说唱表演;“大姑娘”增为2人,并加1名穿西服、皮鞋、纱领带、披大氅、戴礼帽、手拄文明棍的“洋人”;“挎鼓老婆”改为双棰击鼓,鼓的体积缩小为 33厘米×17厘米。另增加3人: l人拍小镲, 2人敲小堂锣,均穿天蓝色镶黑边的对襟衣、中式裤、黑圆口鞋,载小毡帽。表演中增加了“剪子股”、“套单八宝”等掏场形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去掉了“挎鼓丑婆”、“傻毛儿”、“洋人”之类的扮相,改由男女青年表演。新中国建立以后,阳泉市曾组织过由46人表演的大型舞台迓鼓,但民间流行的文迓鼓奶由8至12人表演。其艺术特色是:使用合辙押韵的地方语言,句子可长可短,音节铿锵有力,结束句常用压缩型3字句,并将最后一字的尾音轻轻挑起,以增强说白的音乐感和幽默感,谓之“打包袱”;舞台多用“小台步”,以掏场为主,演员相互交换场位时迅速扭身闪过,有艺诀谓:“台步均匀稳、碎、轻,身体闪是‘S’形,手臂胸前划‘∞’字,掏场碰面即背身”。
  武迓鼓相传系由宋代军中的演武活动演变而来。明代平定的迓鼓已经盛行,成为元宵节的主要娱乐形式。它由21人表演,扮作梁山英雄人物(姓名略有出入),穿戏曲服装,勾脸谱,除朱仝外,每人后背都插一面长约40厘米的三角形杏黄旗,两边有白色齿形,中间有“梁山”二字。演员各持一种打击乐器,计有:音鼓9面,其中一面为上音鼓,其余为下音鼓;云锣4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