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22:46:36

论民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失败
  中国无产阶级先于民族资产阶级出现,但早期由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中国无产阶级虽然富有反抗精神和斗争意识,却没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于中国无产阶级走上了真正的救亡图存,改变国家面貌的道路,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先驱者。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失败,有着深刻的历史因素和其本身所带的阶级局限性的影响。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当时的列强不容许中国民族工业的强大,作为中国近现代化里程碑的洋务派,也凭借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殊地位,极力排挤民族资本。举例来说,李鸿章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的时候规定,本国商人十年之内只准“附股搭办”,不准设立同类工厂。此时的民族资本家多是由官僚,地主,买办和大商人转化而来,而分化出来的一些要求改变现状的爱国知识分子虽然有明显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变法图强的思想,但没有实业基础。这一时期的民族资本工业一般规模较小,几乎全部采用外国的机器和技术,所以早期的的民族资本主义实业都带有很浓重的封建和官僚气息。弱小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不甘于受到封建势力和外国列强的压迫,但也不得不依靠其生存发展,与其保持密切的联系。民族资产阶级实业举步维艰,无力与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民族资产实业和思想的分离,使得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政治活动。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终于有了反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愿望,要求改良政治,变法图强的派别——资产阶级改良派。他们要求变法图强,希望由一场自上而下的变法革新为中国找到一条出路,并得到了一部分开明官僚和资产实业阶层的支持。其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但是由于对封建势力的估计错误和资产阶级的判断失误,使得一系列的变法运动最终都已失败告终,民族资产阶级革命陷入一个“冬眠”时期。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民族实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而大量的海外留学生和有学之士也带来和推广了资本主义思想,随之形成资产阶级“变法派”和“革命派”。在“变法派”失败的同时,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革命派取得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但这一时期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在清政府倒台以后,又进入了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军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