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元夕》诗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5:14:05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
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这首诗的诗意是?请详细!

http://www.xcsy.com.cn/sblog/user1/xcsyhuzhihao/archives/2009/19949.html

  《汴京元夕》①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②,郑女燕姬独擅场③。
  齐唱宪王春乐府④,金梁桥外月如霜⑤。

  〔注释〕①汴京:即今河南开封,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的都城。②中山:本为春秋战国时国名,汉以后为郡、府,治所在今河北定县。③郑、燕:春秋战国时国名,郑国境在今河南,燕国境在今河北、辽宁。④宪王:指周宪王朱有炖(1379-1439),明太祖朱元璋之孙,精通音律,是著名的戏曲家。⑤金梁桥:汴梁桥名。

  〔作者〕李梦阳(1473-1530)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又号空同山人,庆阳(今属甘肃)人,是明代首倡诗文复古运动的盟主。在前七子中,李梦阳与何景明并称“李何”,一时诗家坛坫,多为“诗必盛唐”之风气所笼罩。他的诗强调格调、法式,在复古中未能求创新,后来颇为钱谦益等人訾病,但他毕竟是明代有影响、有成就的诗人,更何况他刚直不阿的人格力量时常融入作品,为作品生色。沈德潜《明诗别裁集》谓其“七言近体开合动荡,不拘故方”,虽主要就七律而言,但应当也兼指七绝。这首《汴京元夕》,便颇有唐人竹枝词风致。

  〔赏析〕前二句,写来自各地的伶人粉墨登场,表演周宪王朱有炖的杂剧。中山少男、郑燕少女都善演戏曲,说明当时杂剧传布的盛况。诗中“倚新妆”、“独擅场”应是互文见义。朱有炖的杂剧在体制上基本打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本加一人主唱的成法,经常出现合唱、轮唱,甚至旦唱南曲、末唱北曲或二人对唱等形式,并且他的剧作曲词流畅,音律和谐,着重歌舞,便于演出,所以尽管他的戏内容上无甚可取,却能广为传唱。少年男女争扮周宪王剧中人物,使我们对当时剧界的风气颇有所领会。而汴京作为古时都会,在历受金元劫难之后,经明初的休养生息而恢复生机,重现繁华,其民俗风情,也通过这两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