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时是只输血细胞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6:11:25
不输血浆吗?
那么献血者的血清中的抗体不是也输进接受者的体内了吗?
比如A型血的人有A型的糖蛋白,有B型的抗体,那么如果他的血进了一个AB型人的体内,抗体不是和AB人的糖蛋白反应结块了吗?(AB型有A & B的糖蛋白)

现代为了提高血液制品的利用率,会根据不同的需求为病人选择性的输血。比如说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因人而定,输全血也是可以的。

输血是一种治疗措施,可算是一种支持性与代偿性的疗法。出现场合包括了外科手术备血以防术中失血过多、严重贫血等等。输血可以针对不同血液成分(或称“血品”)进行输入,包括了全血、红血球浓厚液、洗涤红血球、白血球浓缩液与血小板浓缩液等,视病人需求做出选择。
现今的输血疗法是尽可能在血型相同的个体间进行。在输血治疗前,血液一般已经过基本传染病化验,证实安全,才可使用。但没有绝对安全的血液,任何方式的输血疗法,都有可能产生感染和出现并发症之危险。

对于你的补充问题,是的,这是可能发生的。异血型输血之发生在O型输给其它血型病人,或者AB型输给其它血型病人。其实输血一般的原则就是同血型的血液优先,如果没有同血型的血液再考虑异型血,原因其实就在于此。
举个例子,O型血不含A、B抗原,有A、B抗体,A型血只有A抗原,B抗体。当A血型的受血者输入O型血时,由于O型血的红细胞不含B抗原,不会与受血者体内的抗-B反应,但O型血中的抗-A会与受血者血液中带有A抗原的红细胞反应。当输血量较小时,输入的抗-A抗体被受血者的血清充分稀释,其影响可以降低;但如果输血量较大,抗-A无法得到充分稀释,仍可能引发受血者的溶血反应。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不应进行异型输血。

可以,输血可以根据需要来输入成分血,也就是你缺少什么样的成分就输入什么成分,如:贫血者可以只输入红细胞,脱水者可也输入血浆。等等

不一定,最早时基本都是输全血,现在可根据患者需要输入不同成份,比如大面积烧伤病人要输入血浆,贫血输入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缺乏症要输入血小板悬液

如果因失血而进的医院,当然要输正常的配套血型的血了,如果是因为某种疾病缺少红细胞的话,就没必要输入血浆了.